你见过陶瓷制成的“皮革”吗?唐朝时,盛行一款特别的“皮郛壶”,外表看起来像是用皮革缝制的,实际上却是瓷器。
此壶是唐代邢窑烧制的一件瓷器,因其形如皮革缝制的水囊,故名。壶体上扁下圆,上一端有竖直的管状口,另一端为鸡尾状装修,口尾间附一提梁,器身似两片皮革缝合而成的囊袋,又称皮郛壶。
在悠远的唐代,文明昌盛开展,胡风盛行,各种异域文明如潮水般涌入华夏,胡人的衣食住行用具也引起了人们的留意。
其时的华夏工匠,将皮郛壶“面目一新”,烧制成瓷器,瓷的温润与皮郛壶自身的粗暴完美交融在一起,加上瓷器长期贮存液体也不会蜕变,所以瓷质皮郛壶一经面世便得到人们的广泛喜欢。
皮郛壶,是仿照北方游牧民族盛水所用的皮制水壶而作。跟着丝绸之路的鼓起,华夏大众和游牧民族的日子方式相互交错、相互影响。华夏工匠独出机杼,用泥土与火焰将游牧民族的日子瞬间定格在了瓷器上。在唐代,这种形制的水壶又被称作“马镫壶”“马挂壶”,是骑马或骆驼翻山越岭时盛水、饮水用的用具。
此壶造型美丽,通体施白釉,胎细釉白,为唐代邢窑代表作。对研讨唐代器物造型艺术和邢窑烧造工艺有很好的参考价值。